如何提高作文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作文语言优美

众所周知,聪慧、善良的话语使人欢乐,愚蠢而恶毒的话语和轻率而缺分寸的话语给人带来不幸。作为教育职业者,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美。下面,我结合教学操作浅谈三个相关的难题。 一、怎样启迪学生培养高尚的行为美 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妙的:心灵、面貌、衣裳。”语言美的关键是心灵语美。心灵美才是美的心灵语。我们常说“诚于中”才能“形于外”,才能真正做到语言美。心灵美又包括了道德的纯洁、心地的善良、灵魂的丰盛和品德的高尚;内容既抽象又具体,范围既宏大又细微。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从细微、具体处做起,使学生自己的心灵放射出越来越悦目的美的光辉。各种各样报刊读物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美的物品。具体地说,这些美的物品包括文字、标点、语法、修辞等。这些物品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去抒情,去讨论,从而铸造成了文章中美的形象。学生具有可塑性强、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而阅读书刊就成了他们必备的灵魂快餐。操作证明:学生在广泛的阅读训练中,做到了对语句的形态色彩等方面的细致分析,通过质量语言,就能辨别出美与丑的形象,提高阅读能力。各种文学作品都蕴含着天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美的觉悟,激发美的情感。因此,有规划有组织地启发引导学生多阅读些好的作品,达到对真、善、美的作品反复地感知、领悟;必然牵引学生的想法情感也趋于真、善、美。这就有利于学生想法品德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审美能力。 二、怎样培养喾一的语感 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先生说过:“美的语言影响于学生的语感”。语感就是人对语言直接地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是联系人的语言的纽带。每个人都有语感。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主要靠语感。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只能产生于学生自身感受的操作,任何人都代替不了。语感包括通顺感、分寸感、韵律感。具体地说,语感就是规范用字、文从字顺。做到了这些,也就说明具有了语言美。语言美不单表现在书面语言的运用上,还表现在口头语言的运用上。目前,大多数学生在书面语言方面的运用能力不强,口头的表达能力较弱,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学生更是缺乏用普通话交流的具体语境,表达能力天然难以提高。这种情况也是造成学生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的重要缘故其中一个。我单位的一位老教师一次跟我说:“现在的学生也太过分了,明明给他们讲清作文的思路、结构了,还是无从开始。勉勉强强写了出来,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的多。”我想,学生想好了并不等于写好了写顺了。这不是学生太过分,更不是学生真正的错;而是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没有具体的普通话语境,做老师的又不加以点拨,启发学生爱读书,增加其智慧量,拓宽阅读面;反而一味地责怪学生不行,行吗?就算老师把技巧讲得再怎样好,做学生的也只能望梅止渴,做空想家。这就好比你只会把梅子讲得怎样怎样好吃,却不给学生吃一口,学生又怎样知道梅子的味道呢?不知道它的味道到底怎样,又怎样能运用准确的描绘性语言去表达它呢?又怎样能有真情实感呢?自己都不知所云、都不能受感激的作文又怎样能打动读者(别人)呢?这就不算是规范用字、文从字顺;也就不算是有语感了。只有学生的阅读面广了,智慧量多了;才能在口语表达时不会吞吞吐吐或不知所云,才能在运用书面语言时触类旁通;做到规范用字、文从字顺,真正具有语言美的素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美的关键措施其中一个。学生的语感越强,语言美的素质就越高。而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性。 三、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始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性时,我不急于求成,也不单刀直入,而是让学生自在畅谈读书以来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名言或故事。学生畅谈后,我先是肯定表扬讲得好的学生,以点带面,激发学生找名言或故事的兴趣。有了兴趣,我就指导学生给自己定一个阅读规划。要求阅读规划体现出目标性、实用性、且符合由浅入深、由多到少的认知规律。学生的阅读规划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同时又有整体统一性。例如:初一上学期开展阅读课外书、收集评比名言警句的活动;下学期则搞推荐好文章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赏析美的语言。初二上学期搞“讲故事,评故事”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美丑的能力;下学期则举行读书笔记展览活动。到了初三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上学期让学生通过玩味品尝,提高阅读兴趣,轮流介绍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并就阅读中存在的疑难难题展开讨论,统一阅读觉悟。下学期则引导、点拨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就是在阅读经过中对作品进行裁剪、补贴、扩展成新的作品、新的美的艺术形象。有规划就有拓展资料。每个学期制定的阅读规划、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都由学生拓展资料,归类成册作为集体的财富。由此,学生通过一系列有趣的阅读活动就于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性。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性,学生就打下了语言美的基石。当然,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训练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性。 运用“阅读”处理好了这三个相关的难题,培养学生的语言美就不难了。


您可能感兴趣